找到相关内容1185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慧远大师早期生平寻踪

    从都还阻风於规林二首》之二有“当年讵有几”之句,又其《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》之一有“当年竟未践”之句,用法相同。慧远早年视儒家经典为“当年之华苑”,也就是绽放生命之花的依托、实现人生价值的归宿。这种...

    曹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1962477.html
  • 关于於宋代寺院的转轮藏

    怀宗示寂,继任者数易其人,秉雍又回任能须山。乃请吉州王庭珪(一零八零至一 一七二)记叙此事之来龙去脉。记文又说:“夫掇拾西方只叶之文为一大藏,用法轮转之,遂始於傅大士……今之所以聚佛书转大法轮以张皇其...

    黄敏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2062478.html
  • 佛教对“家庭问题”的看法

    ,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;东方人用道德、舆论维护家庭和谐,西方人用法律维系彼此关系。  一个富强的国家,对于老中青妇幼的每一世代,都应周全关照。对于老人,除了经济、生活上的帮助照顾,规画完整的老人安养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4762507.html
  • 论憨山的三界唯心世界观论

    华严宗的特色。临济宗高僧德宝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显然有些混乱,一方成面认为"现前根身、器界诸有为法,皆唯识变,"⑩另一方面他又认为"虚空,大地及自己身心,皆是自己妙寂明心中所现物耳。"B11对同一问题用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01662758.html
  • 弘扬和合文化 丰富人文精神

    思想为本位,兼取道、法、阴阳五行说等各家思想,主张把礼治与法治相结合。现在看来,礼治就是用文化修养进行内部约束,这比用法治进行外部的强制管制更显得不可或缺的,把内心规范突显出来更为重要。  中华传统文化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53963045.html
  • 天顺本《菩提达摩四行论》

    若欲正心时,不畏一切法,不求一切法。若用法佛修道者,心如木石头,冥冥不觉不知,不分别,一切腾腾如似痴人。何以故,法无觉知故。法能施我无畏故,是大安隐处。比如有人犯死罪,必合斩首,值王放赦,即免死忧。...

    [日]椎名宏雄 程正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1963252.html
  • 永明禅师禅净融合思想研究

    佛藏经》,后秦·鸠摩罗什译,《大正藏》册15。  《思惟要略法》,后秦·鸠摩罗什译,《大正藏》册15。  《五门禅经要用法》,佛陀蜜多撰,宋·昙摩蜜多译,《大正藏》册15。  《佛说作佛形像经》,失译...

    王凤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112363441.html
  • 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讲义

    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讲义  此经在《大正藏》中共收有译本九种,流通本是唐玄奘所译本。本讲义是根据玄奘所译本,并用法藏的《疏》。《般若波罗密多心经》《下简称《心经》》的注疏很多,除法藏疏外,主要还有玄奘第子靖迈的《疏》,明德清的《直说》,紫柏老人《洪恩》的《心经说》,智旭的《释要》等等。《佛教子目引得》载有《心经》注疏目录五十四种,当然还不是全部。  (一)解题:  古时译经有所谓“五不翻”:第一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3263783.html
  • 八识规矩颂释(別本)

    之缘,名所缘缘。增上缘者,有胜用法,能于余法或顺或违,助彼令生,名增上缘。此如人工、土壤、日光、肥料之于禾稼,根等于识,诸非亲因,皆名增上。然四缘内除二取余,即除无间所缘二缘外,凡能令识生者,皆增上缘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0863819.html
  • 禅对山水画形成的影响(1)

    谢尚神怀挺率,少致民誉。(《赏誉》)  弘治肤清,叔宝神清。(《品藻》)  形似道而神锋太隽。(《赏誉》)  既至,天锡见其(指王弥)风神清令。(《赏誉》)  我们不能一一列举,但所有这些用法,都与人的精神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82563877.html